说起辛芷蕾,我想起早年一些品味“独特”的恐怖片
说起辛芷蕾,我想起早年一些品味“独特”的恐怖片 by 嬉字阁
辛芷蕾在威尼斯影展封后,成为巩俐和叶德娴之后第三位获威尼斯影后的中国演员。新闻出来那一整天,全广东的各种官方发布蹭这热度蔚为壮观,甚至比那些娱乐自媒体还卖力。
因为电影在广东几个地方拍摄、出品制作的又是广州的公司,所以当天看到最多的先是各地出来认领拍摄场景,然后是官方从高度出发,把这事拔高到一个很高很高,看得出上到了一个文化领域的政绩高度。
1
不过说起来,《日挂中天》和广东的关系也算全方位,辛芷蕾的出道在广东,签她的公司是广州的经纪公司,叫星汇天姬。这家公司当年在广州也算有点“出位”,当时在广州跑电影的媒体圈,对这家公司必定不会陌生,因为这家公司当年对旗下艺人经常会做一些“擦边”内容搏宣传。
辛芷蕾从一个非科班出身的入行做艺人走到今天成为国际影展影后,用了18年的时间,她在颁奖礼上说的那段大梦想家般的感言也绝对够资格这样说。
我也算是看着辛芷蕾从最初一个三线演员到主演艺术电影的整个职业过程。当年还在媒体做电影记者编辑,我的邮箱里经常会收到许多经纪公司的艺人宣传稿,其中星汇天姬算是最活跃的公司之一,多的时候一周可以有两三条稿。
当时这公司旗下的艺人除了辛芷蕾,还有尹正、叶熙祺,这三位都是86年的艺人;后来还有90后的温心、成毅。当年的工作邮箱这些艺人的名字经常轮番出现在邮件标题。
在那个PC端网页还是作为新媒体的年代,经纪公司持续给门户网站和新闻网站发稿是让旗下艺人曝光的主要手段之一,这些公司宣传只求这些艺人稿出个链接就算完成任务,能保证这些艺人在网络上有个存在感。那时候还真的在邮箱里认识了许多出道没几年的小艺人。
除了辛芷蕾,还有尹正后来凭着搭上开心麻花团队,演艺道路也算走红了,起码过去十年不少大档期的卖座电影都能看到他。
所以辛芷蕾今天拿国际影后,要讲多谢的人里面,除了导演蔡尚君,还应该有梁婷——星汇天姬的老板,尽管后来双方关系破裂,对簿公堂那是后话。
2
提起梁婷,网上的资料挺多的,就不过多介绍了。从早期做甄子丹经理人,到开公司创立星汇天姬,身份从经理人到制片人、监制,甚至导演。
至于她的公司制作的电影,在早年大部分都是以恐怖片、惊悚片,而我只能用审美和品味都相当“独特”来形容这些电影。
2012年,她的公司就出品制作了两部恐怖片。一部是《绣花鞋》,一部是《诡爱》。
《绣花鞋》是她担任制片人,找到文隽编剧,叶伟民导演。主演有林心如,莫小琪,惠英红,还有她旗下的艺人叶熙祺。不仅审美品味“独特”,而且还挺擅长电影宣传上制造噱头,擦一下边。
我还记得这部电影当年开首映发布会的现场,请了十几个美女穿成电影里的红衣女鬼一排走出来,我们当时在场的记者都看傻眼。
《绣花鞋》在豆瓣上只有4.5分,但当年在清明档上映,由于类型与话题,最后卖座四千多万,算是当年的黑马。
彼时内地市场的清明档还算不上一个很看重的档期,还有无论是影院数量还是票房体量也还没迎来爆发式的增长,在这个背景下拿到四千多万算是不错的成绩。
所谓打铁趁热,成功可以复制。2012年的年尾,梁婷自己集监制、导演、编剧于一身的《诡爱》上映,选的档期又是一个当年没什么人留意的档期——万圣节。
这部片不仅是辛芷蕾做女主角,星汇天姬旗下的主推艺人都出演。可见梁婷对自家艺人创造了不少机会。
不过这次票房卖座来了个大跳水,最后只有1100多万。
我还记得2012年的内地市场全年一下出来了许多制作成本不高的“鬼”片,都试图以小博大。梁婷这两部“独特”的恐怖片在当年全年国产恐怖片观看人次都在前十。
接着2014年,梁婷再次自编自导一部品味更奇葩的恐怖片叫《女生宿舍》,也仍然是由旗下艺人出演。这部电影品味有多奇葩,你只要看看海报的捆绑play就大概能了解。
不过你别管她家出品的这些恐怖片多奇葩,《女生宿舍》最终也收得1200多万票房。
其实梁婷的公司出品电影并非都是这些小成本恐怖片,她在2011年甄子丹的《关云长》已经是制片人。后来在2015年她还出品制片了科幻喜剧《不可思异》。
这部孙周执导,王宝强、小沈阳、大鹏主演的电影,它的制作过程也如它的片名一样充满不可思议。
最初的组合是王宝强、小沈阳和杜汶泽。彼时的杜汶泽还能上来。这部片我还记得去了片场探班访问,那时的杜汶泽刚成功减肥,因为早些时候拍了三级片《豪情3D》,要操好身子和女优大战,当时也是一时的流量热话。
后来杜汶泽被封,这片如果不换角重拍是没法上映,才有大鹏顶替。这部片辛芷蕾、尹正都有参演。
平心而论,梁婷对她旗下的艺人还挺好的,自己当制片人,当编剧导演,给自家艺人创造机会,至于参与的这些电影的品味审美都可以先放一边。另外从这些制作也能看出梁婷在电影行业内还是有一定的资源链接能力。
3
不过对辛芷蕾、尹正来说,拍这些片对他们的演艺事业并不会带来更多的进步和名气,他们后来迎来更大的飞跃都是在15年后国内电影市场爆发式增长时候抓住了跳板离开了星汇天姬,这方面尹正应该是比辛芷蕾更有代表性。
而辛芷蕾在演员道路上的转折点是杨超导演的《长江图》。也从这里开始,辛芷蕾与星汇天姬关系破裂,星汇天姬当时更发了通告希望全行业不要用辛芷蕾。
《长江图》是十分典型的艺术电影,辛芷蕾在这部片里是女主角。当年这部片入围了柏林影展主单元,然后在香港国际电影节亚洲首映。
这部电影印象最深的还是李屏宾的摄影。辛芷蕾很美,但绝对不是那种很艳的美,完全与她之前参演的那些恐怖片像换了一个人。
但如果从电影整体看,《长江图》剧作、节奏、主题以及导演的技艺都没法说服我,内容和主题也一如大部分国内艺术电影新导演的特色,虚无、做作,是那种专为去影展而拍的电影(在这并没有贬义或者轻视,有的导演专走影展路线也是一种发展方向,还有评论标准也不能用大众商业片那一套,只是中国当代导演似乎只认为某一种内容或者影像风格,玩转某些场面调度便能入围影展)。
对一直半红不紫的演员来说,有时抓住机会去演一些艺术电影,未免不是一个转型的另类路径。因为在这些片里面,导演往往有他们的一些追求,对演员来说反而会“有戏做”,这些片万一去成了国际影展,自然对名气是有一定帮助。
同样地,这些艺术电影的水准是否够好,导演的艺术成就是否够高,也是另外一回事。
所以看报道说辛芷蕾获得了最佳女演员,但《日挂中天》在威尼斯首映后的评价却是倒数第四。
对这样的反差我也不会觉得意外。演员在电影制作环节里面往往是很被动的,尤其对于那些非资深的演员,更多时候是在执行导演给出的要求,如何去演,演到什么程度。
当然,现在看过这部电影的人不多,也不能先入为主地认定电影绝对不行。据说电影会很快国内上映,到时看完再下评论。
·END·
原文链接